过30养血管,心血管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
心肌梗死、脑出血、脑血栓这些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,近些年对于中青年人来说,越来越不陌生了。
血管的寿命就是你的寿命,茶油博士告诉你如何让你的血管更年轻?
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曾花10年时间在70万人中做了一项调查,发现脑梗死、脑出血等疾病,10年间,在35岁男女中,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36%和220%。而临床中,每周至少会有2—3名45岁以下的人,因心梗或脑卒中急性发作住进该院的重症监护室,最年轻的冠心病猝死者仅33岁。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专家委员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任心内科主任、博士生导师徐成斌讲述,临床上甚至还有20多岁的猝死患者。
很多人以为,只有到老了的时候,才用为我们的血管操心。殊不知,血管斑块变大,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,再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、吃得越来越不健康、运动得越来越少,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。
美国调查表明,35岁至50岁的死亡男性中,47%是由急性心肌梗死所导致的;在韩国,30岁以上国民中,1/3都属于“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群”。因此,过了三十岁以后,我们就应该像爱护容貌与肌肤一样,学会呵护、关爱我们的血管。
你的血管几岁了?
35岁的李某是培训公司总裁有着令人羡慕的事业和薪酬,所付出的代价就是,常常要在各地奔波,熬夜工作成了家常便饭,不得不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来提神,平时还免不了参加各种饭局,吃饭睡觉都没个准点。由于年轻,再加上每年公司例行体检都没查出问题,所以平时偶尔有些胸闷、乏力,他也没当回事。最近天气突然转凉,有天早上起床时,他忽然觉得胸口剧痛,摔在地上不省人事。到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心梗,幸亏抢救及时,李某才逃过了一次生死大劫。
“现在很多中青年人像李总一样,虽然表面看起来依然精力充沛,连感冒都少得,其实身体里的血管已经悄悄老化,慢慢失去弹性,其中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。”专家指出,每天出诊时要做很多血管检查。人体每6.5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分布着长约6.1米的血管。好的血管让人看着特别舒服:动脉血管富有活力,血管口径大,管壁光滑、柔软,弹性好,输送血液的能力也就更好。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让人捏一把汗,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,用的时间长了,管道内壁就要结垢、生锈,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。血液中的“水垢”是指胆固醇、甘油三酯等,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,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,久而久之,使血管壁弹力下降,血液流动受阻,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、脑血管病。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曾指出,现代人生活条件好,肥胖成了通病,可你想过没有,即使儿童期轻微肥胖,血管中积累的脂肪也足以让你在一二十年后,也就是30岁左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。国外有一个“血管年龄自测题”,在情绪压抑,过于较真,嗜吃方便面及饼干、点心,偏食肉类食品,不愿运动,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,爬楼梯时胸痛,手脚发凉,有麻木感,忘性大,经常丢三落四,血压升高,胆固醇或血糖升高,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等12项中,如果你符合其中1—4项,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尚属年轻;符合5—7项,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;符合8—12项,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将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。后两种情况的出现,提示你患糖尿病、心脏病、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,到了该调整生活方式的时候了。
血管“天敌”黑名单
与心脏等其他器官一样,血管也有不少“天敌”,以下几个应并列黑名单榜首:
1)餐餐大鱼大肉,血管容易堵。
- 三四十岁的人常在外面应酬,餐馆里的菜多用“高油、高盐、高糖”和“浓油赤酱”炮制出来,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,容易将血管堵塞。
2)昼夜颠倒,打乱血管生物钟。
三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是单位的中流砥柱,不可避免地成为“熬夜族”。从养生角度来说,晚上11时到凌晨四五点钟,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。熬夜时,不止你自己,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,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,让血管收缩、血液流动缓慢、黏稠度增加。长期“黑白颠倒”的人,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。
3)一天两包烟,血管易“中毒”。
“吸烟是导致血管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,哪怕你身体再好,一天两包烟,也肯定会给血管留毒,让它一天天脆弱下去。”美国科学家50多年的研究表明,每天吸烟20支以上,冠心病风险会增加2—3倍。还有研究发现,熬夜时吸烟,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。
4)运动少,血管垃圾多。
下肢血管也很重要,但常被大家忽视。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符伟国教授介绍,如果脑血管有问题,出现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—3倍,可如果下肢血管有问题,这几率就会变成4倍。正常人皮肤上每平方毫米约有600根毛细血管,平时只开放100—200根,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,促进血液微循环;而长期不运动,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,形成粥样硬化斑,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,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。
5)高血压、糖尿病拖累心脑血管。
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,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。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—7倍。而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,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,血糖高的人,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—3倍。
6)坏心情伤血管。
瑞士专家最近证实,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,加速血管老化!
如何让你的血管更健康?
一、运动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,增高血压
使血管得到锻炼,从而增强血管的弹性;运动还能消耗体内脂肪,减少血液中脂质对血管的损坏。每天运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,是在下午运动。冷水浴也是体育锻炼的一种,但它对血管的效果大为独特。
二)洗冷水澡是给血管做体操。
冷水刺激身体后,血管急剧收缩,大量血液涌向内部器官及深部组织,使内脏重要器官的血管扩张;之后,机体为了抗冷,皮肤血管很快又扩张,大量血液又从内脏涌向体表,这样一张一缩,血管得到了锻炼。所以有人说:洗冷水澡是给血管做体操。活了101岁的人类学家马寅初老先生就有洗冷水浴的习惯,他的高寿除了得益于他的养生外,也与他有着一副健康的血管有关。但洗冷水澡要因人而异,从夏天开始,循序渐进,时间越长,效果越显著。
三、饮食要少食酸性食品人的血液呈弱碱性
如果长期食酸,会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乳酸含量增高,从而加速血管的老化。肉、蛋、糖类食品多属酸性食品,水果、蔬菜类食品多属弱碱性食品。如果日常生活中过多摄取肉、蛋、糖类食品,容易使血液呈酸性,久而久之,便会加速血管的老化。要少吃过咸食品对于人类来说,食盐是不可缺少的物质。但是进食食盐过量,易导致血压增高,增加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。
这样长期处于张力过大状态下的血管,便会加速老化。因此,医学科学家认为,每人每天摄取食盐6克。而我国目前每人每天摄入食盐量竟高达15克之多,这也是我国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。
四)改变饮食习惯,不吃转基因油、地沟油、垃圾油,吃上健康的山茶油。
山茶花孕育生长在连绵叠翠的群山之中,云滋雾养。从花开到采摘,历经秋、冬、春、夏、秋五季,饱含日月之精华,天地之灵气,营养价值非一般植物可比,远古即被视为山珍贡品。茶油是从山茶科(camellia)油茶(camellia oleifera abel)树种子中获得的,是我国最古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。
中国历代药典,《本草纲目》、《中国医药宝典》、《中华药海》、《农政全书》、《纲目拾遗》、《天工开物》等记载:长期食用山茶油,有“明目亮发,润肺通便,清热化湿,杀虫解毒”之功效,并有“抗暑、抗癌、降脂、降压、抗菌、抗病毒、增强人体免疫、预防中风”等功效。茶油能抗紫外线,防止晒斑及减少皱纹,对黄褐斑、晒斑很有效果。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生导师罗泽明教授、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营养学教授周建平、湖南农业大学高级工程师黄忆明等专家研究发现,山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3%。不饱和脂肪酸又叫“美容酸”,长期食用能使人的皮肤光滑、润泽。
提高食用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,是防止食用油引发“富贵病”的关键。山茶油中富含油酸、亚油酸、亚麻酸,这些成分可以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,长期食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。山茶油还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食用油。不含胆固醇,具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,高于世界上流行的食用油——橄榄油。山茶油在成分上不仅与橄榄油极其相似,而且还要高于橄榄油。茶油中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如山茶甙,山茶皂甙,茶多酚等,其中山茶甙有强心作用,山茶皂甙有溶血栓作用,能防止血管硬化所导致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,而茶多酚具有降低胆固醇,化学预防肿瘤等多种作用,因此山茶油又被称为“长寿油”。